2021年5月13日,第四届中国数据安全治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,国家部委、主管领导、行业专家、研究机构、安全厂商、行业客户等近千名业界精英云集现场,共同围绕“数据安全治理”展开内容分享、成果发布、技术研讨与合作交流。
在此次论坛期间,还发布了《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》3.0版本。这本白皮书,凝聚了业界在数据安全治理实践方面的新思考、新挑战,包括数据安全如何体系化、具体化的落地,如何使用新的安全技术来满足新的数据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等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
主动免疫的“一二三四五六”原则
在第四届中国数据安全治理高峰论坛上,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发表了主题为“开创安全可信数字经济新生态”的演讲。
沈昌祥院士分别从“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”、“构建网络安全主动免疫保障体系”、“落实等级保护要求,保障数字经济健康发展”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。
他表示,新基建一方面将加速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、网络化重构、智能化提升与产业化升级;与此同时,新基建下万物互联,网络攻击也将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,继而对网络安全提出严峻挑战,必须积极应对网络空间霸权威胁,筑牢网络安全防线。
他提出要从系统工程角度来解决数据安全问题,通过“一二三四五六”的原则,来构建主动免疫的系统。
其中的“一”是新的计算模式,在计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;“二”是二重体系结构的可信计算节点,可信密码模块和白细胞巡查可信软件;“三”是主动免疫的三重防护框架,可信计算环境、可信边界,可信网络通信;“四”是操作访问策略四要素,包括主体、客体、操作、环境;“五”是五环节全程管控,定级、建设、定期检查、态势感知、实时应对;“六”是“六不”防护效果:攻击者进不去、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、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、系统和信息改不了、系统工程瘫不成、攻击行为赖不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