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个人简历】高俊才,1954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,1982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(原华东水利学院);上大学之前在山东潍坊市老家农村务农,曾担任生产队长3年;大学毕业后,在国家发改委(前身为国家计委)农村经济司工作32年多,曾任司长9年多。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委员、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委员、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专家,以及中国气象科学院客座研究员、潍坊市政府顾问、洱海抢救性保护行动专家组成员、中宏网观察家等。
【主要贡献】在职期间,曾多次参与三峡工程前期工作阶段的调查、论证和工程实施后的分阶段验收工作;在南水北调工程立项、可研报告和实施阶段,作为职能司局的负责人,曾多次牵头调研线路、移民和工程方案等,多次主持会议就重大问题和措施进行协商,提出建议并得到采纳;为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治理工程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、农田水利工程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、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、人工影响天气工程等国计民生工程,按照“国为重、民为本、安为先、和为上”的原则,协调和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工程规划或方案。按照中央精神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委里工作分工,团结全司同志抓好具体落实,并为委党组和委领导当好参谋。为了保证数以千亿计的涉农资金安全和系统内的干部安全,长期按照“PK+OK”(即权力制衡与相互合作)的工作机制,与有关部门协商提出面广量大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计划。为振兴农业,在工作中长期坚持良种、良法、良田、良器、良制“五良”并举,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,推进生产关系改革。
【研究领域】退休后,继续研究和参与“三农”老本行的同时,积极关注和研究经济、文化与生态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,写出了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一些会议论坛上进行交流;到山东、江西、安徽、新疆等省区,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帮助一些市县编制乡村振兴规划。
【最新论文】《中国经济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趋势》;《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全面振兴乡村》;《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与现代企业价值观》
【最新报道】《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》(《中国改革报》2018年10月25日)